“6・18”新玩家入局 天猫易守难攻

时间:2021-06-16 15:33:39

导语:“6・18”年中大促不再只属于天猫、京东等平台,还迎来了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的强势入局。商家在各家平台上运筹帷幄,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销售的最大化。

“6・18”年中大促不再只属于天猫、京东等平台,还迎来了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的强势入局。商家在各家平台上运筹帷幄,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销售的最大化。不少商家认为,多平台运营常态化趋势下,生意大盘依然要放在天猫这样的成熟运营平台。亿邦智库数据显示,2/3企业把生意大盘放在天猫。

调研报告:

80%企业参与天猫活动

“在整个‘6・18’期间的线上平台,天猫仍然是我们的主阵地,销售额占比达到60%-70%。”顾家家居电商总经理杨丙寅毫不掩饰地承认,天猫对顾家家居极其重要,不可被替代。

天猫打响“6・18”预售第一天,战绩的确没有让顾家家居失望。还没到5月25日10:00,顾家家居在天猫上的李佳琦直播间,已经产生了“销售新品2775件,预估销售额1526万以上”的惊人成绩。

今年“6・18”多少有些特殊,外部环境在变,电商竞争环境对商家而言更为宽松,众多像小红书、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渠道保持着增长的好势头,不断向品牌商递出诱人的橄榄枝,流量倾斜、玩法花样百出,争抢着商家关注度。面对日渐多元化的渠道,品牌商的选择自然要有的放矢,才能实现资源效果的最大化,也就是说让销售成绩超预期。

实际上,商家十分清楚如何让销量一路高涨。亿邦智库数据显示,今年“6・18”,有80%的受访企业参与天猫活动,50%企业在天猫平台投放转化率最高;参与天猫活动的品牌企业中有半数以上将年中大促预算的30%以上留给天猫。值得注意的是,10.6%受访企业在天猫平台配置的预算超过80%。四成受访企业表示,今年“6・18”半数以上销售额预计来自天猫。

林氏木业公关经理陆阳对于生意大盘在天猫这件事上颇为认同。“无论是从备货量、新品量,还是最终高达2.1亿的优惠额度来说,在整个线上家居行业,我们在天猫‘6・18’的投入都是相当大的。”陆阳表示。

投入与收益在“6・18”预售的当天就已经显现出了可观的回报效果。预售刚开始2个半小时,其业绩已经超过了去年预售日全天的业绩。“开卖1分钟,爆卖1500+件;开卖1小时,爆卖5000+件。”陆阳对这个“6・18”战报颇为满意。

群雄逐鹿

多平台经营联动成必然

“6・18”作为上半年最为核心的大促,就如同一座罗马斗兽场,各方势力同在一个流量池子里角逐,阿里、京东、苏宁、抖音、快手等平台跃跃欲试。品牌商身处其中,忙于在各家平台中游走,实则是希望平台能够给自身发展带来更大助力。

抖音、快手的拿手招牌短视频、直播,为内容的生产、消费端提供了新的界面,促进了信息在双方之间的流动。内容生产、内容消费端的直接对接,顺势转换为商品生产、商品消费端的直接对接。这也就意味着泛娱乐存在的短视频与直播,已然成为消费者与商家沟通内容的有效工具。

“现在做‘6・18’的平台太多,每个平台的定位不一样,我们用的商品池也不一样。有些平台是用来冲量的,有些平台是承接营销的,但是生意的大盘还是会放在天猫这样成熟的运营平台。”某食品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潮鞋潮玩收纳盒GOTO在天猫、抖音、小红书、得物等多个平台都有运营,但交易场景大多导向天猫,因为“天猫的生态系统很完备,是合适的交易平台。而且,天猫的‘站内文化’对品牌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背书。如果能告诉大家‘这是天猫的热销款’,转化效果会更好”。在GOTO整合营销主管小肆看来,既要通过大平台卖好产品,更要通过平台打响品牌。

“注意力经济”兴起后,创业成本仿佛越来越低了,但很明显,想做成品牌的商家还是需要紧紧抓住天猫这样的综合性运营平台。新锐护肤品创始人告诉记者,新品牌在最初缺少的不是媒体属性,而是一个能解放自己把精力放在营销上、电商设施完善的平台。“从品牌出现到成长,再到持续运营,可以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平台的只有天猫。”

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牧麟表示,短视频、直播尽管处于红利期,但是尚不成熟。天猫在品牌塑造存在独特价值,有着非常完善的品牌培育计划,例如消费端数据、店铺运营工具、行业趋势预判等均能协助商家根据市场动态进行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