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“白嫖蹭睡”的共享按摩椅,烧光5亿难逃一死

时间:2021-05-21 08:36:04

导语:巅峰时期,这个行业在全国的铺设量超过100万台,挤爆了商场和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,堆满了机场、电影院和高铁站。

共享按摩椅凉了。

巅峰时期,这个行业在全国的铺设量超过100万台,挤爆了商场和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,堆满了机场、电影院和高铁站。

行业专家一度预测共享按摩椅会率先引爆“宅经济”,成为共享经济最先破圈的行业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
尝鲜后年轻人并没有欲罢不能,相反都敬而远之;老年人长期“白嫖蹭睡”,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睡大觉、抠脚丫、吃烤肠、嗑瓜子。

如今的共享按摩椅,连白嫖党都嫌脏,几乎全都生锈起了灰,成功把高铁站、机场、电影院变成了废弃椅堆放场。

眼看他高楼起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

01、9.9元体验一次全身SPA

在共享经济大爆发的那几年,前后有数千个共享项目涌现。作为市场上最廉价的按摩休闲方式,共享按摩椅被包装成共享经济中最好的商业投资机遇之一。

打着共享大旗,做着“分时租赁”生意的共享按摩椅,在2017年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类场景中冒出来。

一方面,在共享经济赛道中,共享按摩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唯一一个“躺赚”的品类。

从行业背景看:符合大健康的消费趋势、符合消费迭代升级;

从经营模式看:不需要押金、低投入高毛利回本快、运维成本低,铺设场景多元、在等待的特定场景里也是刚需……

共享按摩椅玩法很简单:一是直接卖椅子挣差价,二是收服务费提成。

招商说辞非常诱人。

例如你去找一个人均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、人流量大的室内商场,以5000-10000元的价格入手一台按摩椅摆进去,每天3-5个人使用,按照单次消费8―30元计算,这台椅子每天收入约50元,分给平台15%,商场15%,剩下35元是每天的净利润,每月保底1000元,椅子5-10个月回本。

这还是最保守的算法,一台按摩椅有3~5年的更换期,不到一年就能回本,此后就是“躺赚”期了。假如你一次性入手30-50台呢?

另一方面,按摩市场的教育成本却极低。

按摩椅一直给人一种奢侈品的固定印象,共享模式的出现,直接把原来要花费上万元才能享受的高级按摩服务拉低到个位数。

只需花上9.9元,就能买一个机器“技师”给自己上钟,体验一次全身SPA。按摩椅摆在那儿,贴上一个二维码,前来尝鲜和体验的人自然络绎不绝。

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2017年这个行业新增注册企业数量,是2016年的5倍。2018年是共享按摩椅资本涌入的高峰期,全世界都在铺椅子,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,较2017年几近翻番。

与之同步上涨的是投资者对共享按摩椅行业的“热情”――那两年里,多家共享按摩椅品牌获得了融资。

据不完全统计,仅在2018年,共享按摩椅铺设的数量是爽客12万台、摩摩哒10万台、乐摩吧11万台、民本摩歇座4万台、头等舱互联2万台,加上其他不计其数的科技公司,全国共享按摩椅铺设量超过100万台。

然而到了2019年,共享按摩椅行业却突然集体哑火,不仅行业内再无大额融资,共享按摩椅概念也不再被投资人津津乐道。

进入2020、2021年,资本环境更加严峻,共享按摩椅领域更是完全听不到一丝丝回响,行业内很多企业的融资进度也都停留在了两三年前的A轮。

深究其因,共享按摩椅陷入资本冷却后无法“自动造血”的泥潭。

02、模式很好,体验很糟

逛街累了按一按,能缓解疲劳;电影开场前按一按,舒服享受;高铁机场候机空隙按一按,打发无聊时间,还能解乏……

共享按摩椅,严格说比共享自行车等更精准地聚焦了一些特定人群的痛点。然而在免费体验尝鲜后,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
自尊心的羞辱

大多数人年轻人第一次坐上按摩椅的时候,可能单纯只是为了坐一坐歇一歇,并不是为了按摩,但最后却都“被迫”扫码进行了消费。

当你屁股才捂热,冷冰冰的女声逐客令就像复读机一样出现了:“本按摩椅付费使用,请勿闲坐,影响他人使用。”

你置之不理,语音提醒会越来越大,频次也会越来越高,众目睽睽之下,这就像是一场末日审判,大声呼叫的提示声音吸引你身边所有人的目光,像外界控诉又有人想白嫖,你的自尊和面子顿时碎落一地。